close

  講座開始的那天下午,天氣陰陰的。我們準備了投影布幕和座位,燈光柔和昏黃,還有許多等待著尉老師演講的人們。

 

  「從梵林墩回來的人」是這次講座的名稱,許多人或許都有相同的疑問,「梵林墩」究竟是什麼地方?從那裏回來的人,又意味著什麼呢?直到尉老師開口。整整兩個小時,我們相當流暢地聽了一場關於過去的時局與理想主義所結合的經過,關於這些事情是如何發生的,而那些事情又是如何造成的。

 

  從零開始,在座者即使對於尉老師的背景瞭解不深,都能從這場分享當中得到很多理解和收穫,甚至是恍然大悟,因為這些故事和回顧都是發生在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上的證明,由時間每分每秒堆疊而成的歷史,教我們更謙卑、更理智地活著。

 

  像是思路清晰的歷史學家-一位冷靜的旁觀者似地-尉老師帶領我們從貧窮的時代談起,關於那個規定嚴厲、風聲鶴唳的年代,青年人由窄小的天空看出去,只能依靠翻譯文學作品-拜倫、雪萊的情詩、海明威的《戰地鐘聲》、卡謬《異鄉人》-一窺外頭世界的美,加上自身的幻想,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世界。現實生活和幻想中的差距造成了理想主義,許多有想法的青年人開始有更多自己的想法,「我們拒絕舊時代的道德觀念。」尉老師說,「我們被稱為失落的一代。」當時的人們面對逐漸鬆動的社會結構,風氣開放了,文化引進了,卻更對當代社會深感無力。

 

  「我們能為社會做點什麼?」尉老師微皺了眉頭,他提出的這個問題引起了現場聽眾深思,也頻點頭,同樣一句簡短的提問由當時至今仍然適用,身為現代人,在此時此刻我們閱讀,我們聽見並看見、感受,然我們究竟能為社會做些什麼呢?

 

  似乎離題了。

 

  尉老師分享:起初的寫作,是由自身的吸收與體會,反覆品嘗後再重新感受,而成一部故事。「梵林墩」象徵一個理想國,一種理想的境界。「虛無的理想原是向上的進步,但在至今的消費社會中已不適用。」尉老師一路由從前和我們分享到現今社會文化,提出他的擔憂與關懷,也勉勵各位能多多思考這些問題,關於我們活著的這個空間,美麗卻哀傷。


 

  講座當天,我們也準備了尉老師的作品:《棗與石榴》、《回首我們的時代》,便於讀者進一步了解尉老師的寫作歷程與感受。最後尉老師也分享了他的最新作品《回首我們的時代》的一些心得,他說:「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其不可承受之輕……因為有這些人,我們不至於墮落……人生一路上會遇到多少的挫折,而這些人,讓我們遇到挫折時不至於死亡……」,另外也提到信、望、愛,勉勵各位都要相信人的崇高與信念,不輟地思考與付出。

 

  在尉老師身上,我們看見歷練在他筆尖留下的故事,悲壯精彩。「我只是一個人,活到今天,還覺得有些意義。」他說。

 

  最後尉老師也一一為各位讀者簽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hose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