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艷陽高照五月天,胡思邀請『畫壇變調鳥』李錫奇老師與2009年國家文藝獎得主王文興老師,來進行一場藝術與文學的對談。

 

開場由同是藝術家的呂誠敏老師引言

 

 李錫奇老師以己身經歷為開端,為大家概略講述台灣繪畫藝術的演進與推廣。

 

李錫奇老師出生於0年代的金門古寧頭,時值戰亂,幾經奔波在台灣完成中學學業,本應回家鄉任教,但因船班停駛,又碰上八二三炮戰,因緣際會長居台灣,卻也因此影響了李老師的藝術創作之路。

 

留在台灣的李老師,除了在當時與楊英風等人組成現代版畫會,之後也陸續參與許多同質性的活動,並在台北任教。李老師除了介紹其求學簡歷,並以此經歷為本,用時間區隔,介紹每個時期的畫風和作畫背景。

 

並以作品為例,介紹每幅圖的創作發想與使用媒材。

 

 

中國大陸第一個展覽辦於1988年,策展人是李錫奇老師喔!但是也在同一年為靈感出走,結束在台灣經營的畫廊,開始取材之路。

 

還有老照片分享喔!鏡頭裡的不僅僅是繪畫界的人士,還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人欸!

 

王文興老師本身也很喜愛李錫奇老師的作品!對於李老師的畫作本身也有獨到的見解。所以就15幅畫作為例,來討論感想與其延伸關係。

 

王老師提到,在李老師的作品裡,使用大量色塊組裝,並從刻板的工具裡找到另外的效果,從配色與構圖來討論畫作與其延伸之可能性。

 

除了利用大量色塊的特性,李老師也利用書法特點,表現出畫作中的隨性與寫意的逸趣

 

以清明上河圖為發想,以黑色與藍色為基底,加上些許明亮線條的點綴,強調畫作的活潑與故事性,且多樣的用色可以使畫作看起來不單調,增加畫作的豐富性與生命力!而強烈的用色從視覺接收,像是受到強烈衝擊。另王老師也提到,雖然此圖以清明上河圖為發想,但是因清明上河圖篇幅範圍過大,很難找到視覺的主體,初看畫作,會有股不知從何看起的煩躁。

 

講座尾聲,王老師朗誦了波特萊爾的詩作『暮色』,和他自己的作品『孔雀之歌』!師母陳筑筠老師也在現場聆聽老師朗誦。

 

講座結束後,老師也很有耐心的替讀者留下墨寶。

 

並與胡思寶姐,呂老師合影。左至右為:寶姐,李錫奇老師,王文興老師,呂誠敏老師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hose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